從前有個非常吝嗇的人 他的吝嗇是出了名的
他從來就沒想過要給別人東西更別說是一點點的佈施
就連(佈施)這二個字也說不出口 只會講(佈)這個字
對他而言說出這二個字 似乎會造成重大的損失
當佛陀知道這件事後 佛陀就到他住的城鎮找他
並對他開示教化 佛陀並對大家說明佈施的功德
一個人這輩子能擁有財富莊嚴美麗一切美好的事務
都和上輩子的善行與佈施有關
這位吝嗇的人聽了佛陀的開示後 心裡非常感動
於是他也想佈施 但卻佈施不出去因而為此感到煩惱
後來便去找佛陀 對佛陀說:
我也很想佈施但卻做不到 於是佛陀抓起一把草
放在他的右手上接著要他張開左手
佛陀教他把右手想成是自己 把左手想成是別人
這位吝嗇的人 一想到草要給別人一時呆住了
結果他想了想 仍然捨不得把草給別人最後他開悟了
這句話各位朋友想想看:(原來左手也是自己的手)
其實不管任何佈施 受益者還是自己表面上是拿出去
實際上累積的福報都歸於善心的您...
一般的所謂佈施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真誠的付出
至於付出的數量多寡需依每個人的經濟狀況而定
縱然數量不多 只要出於真誠亦是功德無量
否則那些貧苦之人豈不是永無翻身之日
佈施消災只要禍盡 福自然會到來
(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)
當然佈施除了財施之外尚有許多種類和方式
盡自己的能力去幫人 有時也會羨慕他人很有福氣時
你是否也曾留意過他們的施捨與付出呢
菩提的追求並無資格的限定 無論什麼樣的人
只要肯發心 時時讓自己往善良和美好光明的一面
不斷思考前進 就如文中那位吝嗇的人
最後也證得了菩提
信佛不是求神通 而是學習佛陀悲智雙運的精神
信佛不是求福壽 而是體悟佛法因緣果報的真理
佈施表面是(捨)其實是(得)
沒有捨去內心的貪 如何獲得無有罣礙的自在